在《歌手2025》的冠军之夜中,单依纯第二轮独唱《有趣》的排名位列倒数第二。如果她的这首独唱作品得到了更多一点的支持,她的总成绩或许会有所提升。现场,单依纯眼含热泪的表情,令人感动。而此时,我们不禁要问:《有趣》这首由单依纯亲自参与作词、作曲的歌曲,究竟是优秀之作还是平凡之作?单依纯的作曲水准又如何?从专业的音乐角度出发,我们将详细分析并给出评价。
首先,《有趣》作为一首极具艺术化的小众作品,注定未能在大众中获得广泛的共鸣。它的流行度显然不足,但对于单依纯而言,这首歌标志着她从一名唱将向原创音乐人迈出的巨大步伐。从音乐的角度来看,《有趣》是一首她为自己创作的艺术作品,完美展现了她的独特审美。在这首作品中,她并未迎合市场和流行趋势,反而选择忠实于自己的音乐理念。因此,按照商业标准来看,单依纯的首次作曲显然不够成功,因为《有趣》的旋律未能快速抓住听众的耳朵。
展开剩余77%然而,这种风格却恰恰符合单依纯的音乐特色。作为一个天才音乐人,她的创作不应屈从于商业化的约束,而应该力求艺术化。她的音乐目标是通过小众化的艺术作品来引领更广泛的审美,推动华语音乐文化的发展,最终影响大众的音乐品味。王菲的《浮躁》、常石磊为黄龄创作的《High歌》等作品,都属于这种小众艺术作品,它们成就了历史,且深深植入了人们的记忆。
至于《有趣》的创作过程,这首歌由多位作曲家共同完成,常石磊、鱼椒盐和单依纯都参与其中。常石磊和鱼椒盐的作曲水准属于成熟的职业水准,他们的代表作深入人心。常石磊的《我和你》、《嗨歌》以及鱼椒盐的个人作曲作品《珠玉》都展现了高超的音乐才华。在《有趣》中,主歌部分和副歌的第二段显然带有浓重的古典音乐色彩,这无疑是常石磊与鱼椒盐的作品。没有古典音乐背景的人是无法创作出这种优美旋律的。
就单依纯的作曲部分而言,我们认为她在副歌“我请愿,才敢于”到“有趣到不露痕迹”这一段的创作上有显著贡献。这一部分旋律简洁,音符不多,缺乏递进,甚至呈现出一种空旷的旋律感,与常石磊的前奏、主歌段落以及鱼椒盐的桥段相比,显得有些独特和简洁。
从作曲的角度分析,我们需要抛开对单依纯个人的情感偏见,单纯从音乐创作的专业视角来看,单依纯的作品仍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副歌部分的旋律下行趋势明显,缺乏必要的高低起伏。副歌通常是歌曲情感最为激昂的部分,理应通过旋律上行、音高提升、节奏加速以及切分等手段,激发更强烈的情感传递。然而,单依纯的副歌旋律在创作时却采用了下行的旋律线,产生了一种跌入深渊的感觉,缺乏足够的情绪爆发点。这种下行旋律并没有为歌曲带来强烈的记忆动机,反而使整首歌的情绪产生了偏差。
其次,旋律本身缺乏鲜明的记忆点。没有典型的Hook旋律进行重复强化,导致歌曲的情感不够集中,缺乏足够的抓耳性。单依纯的作曲逻辑可能受到了鱼椒盐的影响,呈现出偏向中古调式的特点。尽管如此,歌曲的前奏、间奏、桥段及尾声部分都显得十分精彩,而副歌的情感却未能得到充分的释放。可以推测,《有趣》的创作顺序是先有歌词,再由常石磊和鱼椒盐进行曲调创作,最后单依纯参与完善副歌部分的旋律。如果能够调换副歌和桥段的位置,效果可能会更好。毕竟,桥段的“我们都太过聪明,不比孩子的眼睛,安静海豚音”部分显然比副歌更具记忆点和情感冲击力。
从演唱的角度来看,单依纯极具表现力的舞台表现与情感投入却没有在副歌部分产生预期的情感共鸣。问题在于,她的情感表达过于激烈,但副歌旋律的下行使得这种激昂显得格格不入,造成了情绪的错位。
综上所述,《有趣》中的单依纯作曲部分整体来说仍有一些欠缺,尤其在旋律的抓耳性和情绪引导方面。但考虑到这是她的首次作曲尝试,并且她敢于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公众,并承担可能的负面评价,这本身就是一种勇气和追求进步的表现。我们可以预见,五年、十年后,单依纯将通过不断打磨自己的创作技巧,超越前辈,成为华语音乐的重要人物。她的音乐将不断蜕变,最终成就属于她的独特艺术风格。
发布于:福建省联华证券-股票按月配资-在线炒股杠杆-股票配资资讯第一门户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